1.原油价格跌至两周低位,为何会一跌再跌?

2.2020年油价以“四连涨”收官,2021年油价走势将会如何?

3.国际油价大幅度下降,我国油价会下调吗?

2020年原油油价_2020年原油价格走势分析最新

国际原油价格最高的时候是在2008年147美元/桶左右。

油价,指国际或国内成品油的价格。

2020年3月17日24时起,国内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015元和5元 。11月5日24时起,国内汽油累计跌幅为1940元/吨,柴油跌幅1870元/吨 。

2021年6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25元和215元 。7月26日24时起,国内汽油每吨降低100元,柴油每吨降低95元 。9月18日24时,中国上调汽柴油限价,每吨汽油上调90元、柴油上调85元,折合每升92号、95号汽油上涨0.07元 。

10月9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45元和330元。 10月22日24时起,国内汽油每吨上调300元,柴油每吨上调290元。 自2021年11月19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95元和90元。

1960年9月,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的代表在巴格达开会,决定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西方石油公司,维护石油收入。14日,五国宣告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

随着成员的增加,欧佩克发展成为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主要石油生产国的国际性石油组织。欧佩克总部设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现在,欧佩克旨在通过消除有害的、不必要的价格波动,确保国际石油市场上石油价格的稳定,保证各成员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稳定的石油收入,并为石油消费国提供足够、经济、长期的石油供应。

欧佩克成员国对当前形势和市场走向加以分析预测,明确经济增长速率和石油供求状况等多项基本因素,然后据此磋商在其石油政策中进行何种调整。例如,在以往数次大会中,欧佩克成员国曾分别确定提高或是减少该组织的总体石油产量,以便维持石油价格的稳定,为消费国提供稳定的短期、中期乃至长期的石油供应。

原油价格跌至两周低位,为何会一跌再跌?

5.2.3.1 储量增长趋势分析

根据5.2.1小节对原油储量增长趋势的预测,若以50%的累计探明率划分新增可储量稳定增长和递减阶段,当中国的可量介于157.5亿吨~263.7亿吨时,未来新增可储量的高峰发生的时间将介于2011~2035年,峰值介于1.81亿吨~2.64亿吨(表5.8,图5.9)。

表5.8 不同可量条件下的中国未来新增可储量高峰(50%的累计量作为阶段转折点)

图5.9 不同量条件下中国储量增长趋势(以50%的累计探明率作为阶段转折点)

与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的新增可储量增长趋势相比,中国的新增可储量目前仍处于稳定增长阶段。如果中国的原油新增可储量在累计探明率达到50%后进入递减阶段,则中国的新增可储量高峰将出现在未来的6~30年内。如果以中国最新一轮油气评价的可量中间值198亿吨作为参考值,则中国未来的新增可储量高峰将发生在2021年。

量为157.5亿吨时,累计探明率在2100年达到.33%;量为198亿吨时,累计探明率到2100年达到91.84%;量为263.7亿吨时,累计探明率到2100年为86.17%(图5.10)。可见,在任何一种量情况下,中国石油到2100年的探明程度均将超过85%。

本书为类比预测模型选取了与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的储量增长相近的阶段参数,因此中美累计探明率曲线在形态上基本相似。如果将中国量为198亿吨的累计探明率曲线向前平移49年,可以发现平移后的曲线与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的累计探明率历史曲线的趋势基本吻合。

图5.10 中美累计探明率对比(50%的累计探明率作为阶段转折点)

5.2.3.2 产量增长趋势分析

根据5.2.2小节中对原油产量增长趋势的预测,若以50%的累计探明率划分新增可储量稳定增长和递减阶段,当中国的可量介于157.5亿吨~263.7亿吨时,未来产量的高峰发生的时间将介于2017~2039年,峰值介于2.03亿吨~2.42亿吨(表5.9,图5.11)。

表5.9 不同可量条件下的产量高峰(50%的累计量作为阶段转折点)

当可量为157.5亿吨时,中国的原油储比在降至10 之前保持2%的递减速度。到2011年,累计探明率接近50%,从2012年起,新增可储量进入了递减阶段,但是由于此时储比仍然维持在大于10的水平,因此产量并未跟随新增可储量同时递减(图5.12)。到2017年,产量达到2.03亿吨的峰值。2017~2019年,储比虽然仍大于10,但此时新增可储量的递减速度加快,导致在储比以2%递减的情况下,原油产量仍保持在1.95亿吨以上的水平。2020年,储比降至10,之后为保持储比恒定于10,随着新增可储量的下降,原油产量的递减幅度增加。

2004年,中国的老油田的综合递减率为4.3%。在量为157.5亿吨的条件下,若2005年之后再无新增可储量,中国的原油产量将在2009年递减至1.5亿吨,2018年递减至1亿吨。到2100年,将仅为300万吨。而中国的新增储量目前正处于稳定增长阶段,若将新增储量贡献的产量考虑在内,中国的原油产量将在2017年达到峰值2.03亿吨,其中老油田贡献产量1.12亿吨,新增储量贡献产量0.88亿吨,新增储量对产量的贡献将达到44%(图5.13)。

图5.11 原油新增可储量在累计探明率达到50%后开始递减的产量预测

图5.12 量为157.5亿吨条件下的新增可储量与产量

当可量为198亿吨时,原油储比在降至10之前保持2%的递减速度。到2020年,储比降为10,产量达到2.20亿吨,而此时的累计探明率为48%,新增可储量仍然处于稳定增长的阶段,但为维持储比恒定于10 的水平,从2021年起,产量在新增可储量和储比的同时控制下开始递减(图5.14)。在产量增长过程中,2013~2030年,年度产量超过2亿吨,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产量平台期。

图5.13 量为157.5亿吨条件下的产量构成

图5.14 量为198亿吨条件下的新增可储量与产量

结合中国2004年的老油田综合递减率(4.3%)和198亿吨的量条件,在2020年的峰值产量中,老油田将贡献产量0.94亿吨,新增可储量将贡献产量1.26亿吨,新增可储量对产量的贡献将达到57.3%(图5.15)。

当可量为263.7亿吨时,原油储比在降至10之前保持2%的递减速度。到2020年,储比降为10,产量达到2.20亿吨。而此时的累计探明率仅为36.84%,新增可储量仍然处于稳定增长的阶段,但为维持储比恒定于10的水平,产量开始受新增可储量和储比同时控制。2021~2024年,新增可储量的增长不能支持在储比降为10之前的产量增长速度,为维持储比恒定于10,2021~2025年的产量基本持平,到2026年新增可储量的增长已超过产量的增长,产量的增长幅度也相应提高(图5.16)。到2036年,新增可储量开始进入递减阶段,但此时的新增可储量仍然高于产量,因此,产量继续上升到2039年,达到2.42亿吨的峰值。这个过程中,产量经历了快速增长、缓慢增长、快速增长、递减的过程。第一个产量快速增长的过程对应着储比递减至10的过程;后一个产量快速增长过程则对应着新增可储量高于产量的过程。从2040年起,产量开始进入递减阶段。

图5.15 量为198亿吨条件下的产量构成

图5.16 量为263.7亿吨条件下的新增可储量与产量

结合中国2004年的老油田综合递减率(4.3%)和263.7亿吨的量条件,在2020年的峰值产量中,老油田将贡献产量0.41亿吨,新增可储量将贡献产量2.01亿吨,新增可储量对产量的贡献将达到83%(图5.17)。

图5.17 量为263.7亿吨条件下的产量构成

从累计出率来看,量为157.5亿吨时,累计出率在2100年已经达到94.95%;量为198亿吨时,累计出率到2100年达到89.12%;量为263.7亿吨时,累计出率到2100年为82.79%(图5.18)。可见,在任何一种量情况下,中国石油到2100年的出程度均将超过80%。

图5.18 中美累计出率对比(50%的累计探明率作为阶段转折点)

由于中国的新增可储量在稳定增长阶段的增长速度高于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同阶段的增长速度,因此,新增可储量的快速增长也带动了产量的快速增长。如果以中国的可量中间值198亿吨作为参考值,将中国的原油累计出率曲线向前平移49年后,可以发现,在2013年以后中国的原油累计出率发展历程与美国逐渐有所区别,中国累计出率的增长速度低于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美国本土48州的开发工作量巨大,产量首先经历了起步阶段和快速增长阶段,在为期10年高于4亿吨的高位稳定阶段之后进入了递减阶段;而在中国的原油产量增长历程中,目前为止开发工作量远低于美国,从1986年起进入了稳定增长的阶段。在2013年至2030年间将经历一个产量高于2亿吨的平稳时期。产量增长阶段的差异将导致中国未来的累计出率增长可能低于美国本土48州(不含深水区域)。

若以量198亿吨为参考,并以50%的累计探明率作为储量增长阶段的转折点,结合新增可储量与产量预测的结果,中国原油剩余探明可储量可能已经在2000年达到高峰,峰值为24.51亿吨,从2006年开始,中国的剩余探明可储量将不断下降,到2030年降至20亿吨,到2069年降至10亿吨,到2100年降至5.38亿吨(图5.19)。

图5.19 中国原油剩余探明储量

2020年油价以“四连涨”收官,2021年油价走势将会如何?

第一、受疫情影响,需求端急速下跌引起油价下跌压力。

我们都知道,整个全球原油进口主要集中在亚太,欧洲和北美三大地区,合计占比全球原油进口的94.9%,据统计其中2018年,亚太各国原油进口总量12.12亿吨,占比全球石油进口量的53.6%,各国平均原油对外依存度71.5%。2018年,中国原油进口4.65亿吨,占比全球原油进口量的20.5%,全球第一,原油对外依存度72.5%。 2.美国 2018年,美国原油进口3.86亿吨,占比全球原油进口量的17.1%,全球第二,原油对外依存度42.0%。 3.印度 2018年,印度原油进口2.28亿吨,占比全球原油进口量的10.1%,全球第三,原油对外依存度95.4%。 4.日本 2018年,日本原油进口1.51百万吨油当量,占比全球原油进口量的6.7%,全球第四,原油对外依存度82.8%。

目前由于疫情影响,据统计2020年中国进口原油大幅下滑,引起产油国库存增大,其它国家目前一样受疫情蔓延引起需求下降的情况。需求下降,油价自然有降价压力。

第二、产油国寻求减产保价未果引擎恐慌情绪蔓延。

上周五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在与俄罗斯的原油减产谈判宣告破裂,周一沙特报复性调低原油价格,导致原油价格继上周五大跌约10%后再次大跌超30%,日内最低价格触及31.38美元,引发全球对地缘政治及经济下行风险担忧再度升级。

其实这个是由于非理性引起的恐慌情绪蔓延叠加了原油的大幅下跌趋势,加剧了暴跌。

第三、做空机构累累发出悲观预期及做空言论。

记得华尔街的大鳄是最为凶猛的做空力量,如果大家还记得每次经济危机来临总有一些大鳄通过做空赚得盘满钵满。

上个星期多家国际机构认为,国际原油价格,很可能将从现在的45美元左右,跌到20美元左右,甚至会跌到10美元左右,没想到暴跌来得如此之快!紧紧过了一个星期都不到就跌到了30美元,简直就是闪崩模式!

2020年的原油价格简直就是一个噩梦的开始,原油价格从年初的最高的65.65美元,短短两个多月时间腰斩不止。最低跌到了27.34美元,总之就是恐怖来形容了。

此时全球关注的一个问题是,2014年油价崩盘的噩梦是否会重演。众所周知,当时沙特和俄罗斯与从未参与限产协议的美国页岩油生产商争夺市场份额,大幅增产导致价格下降,当时的销售收入已不足以覆盖页岩油的成本,逼迫许多美国页岩油生产商走向破产,在2015年末和2016年初跌到了25美元水平。

不过,之后页岩油却靠着借债活了下来。欧佩克之后不得不拉拢俄罗斯实施减产。时至今日,原油世界还在为当年沙特的决定买单。

当然作为原油进口大国的我们而已,量化擒牛认为油价暴跌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如此一来我们可以节省多少外汇储备啊,加上原油价格暴跌有利于RMB国际化,美元不再那么牛哄哄了。

国际油价大幅度下降,我国油价会下调吗?

今年的汽油价格调整早已完毕,尽管在今年第三季度石油价格早已出现涨多跌少,但是因为上半年度下挫的够多,总体今年还是下挫的状况,接下去将开展二零二一年的初次汽油价格调整,现阶段间距该次汽油价格调整也有一段时间。期待石油价格别再次增涨便是,终究早已连增了4次。

二零二一年初次汽油价格调整时间,1月15日24时,但是因为如今进到到元旦节三天暑,数据统计都还没出去,但是昨日收市的国际原油价格再次了增涨的行情,现阶段国际原油又贴近52美元/桶了,就在今天的国际原油价格态势来讲,新一次汽油价格调整的数据统计,十分有可能还是预估上涨的状况。

伴随着今年十一月来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增涨,现在油价数据统计早已出现了4连增,在这期间的石油价格数据统计一开场就超出50元/吨的上涨红杠,而且最后都完成了增涨,因为现阶段国际原油价格仍在增涨行情中,如今看二零二一年第一个工作日内大概率还会继续是预估上涨的状况,期待别超出石油价格的上涨红杠,终究我并不期待见到石油价格出现5连增。

期待二零二一年初次汽油价格调整可以下挫,二零二一年的汽油价格调整时刻表早已梳理结束,大伙儿能看今日的第二篇文章内容,如今间距新一次的汽油价格调整也有贴近2周的时间,石油价格不清楚能迈入一次下挫,终究如今连增了4次,如何而言也应当来一次下挫了,自然这都需看接下去国际原油价格的行情才行,终究第三季度来国际原油价格都会增涨的行情中,在新的一年大伙儿针对石油价格还是期待会下挫的。

应该不会下跌。从目前的油价来看,虽然国际上的油价调整幅度比较大,但是国际油价和国内油价还是略有不同的,再加上一些期货商人和中间的差价问题,再到运输的成本问题,整体来看,油价就算是下调幅度也不会很大。

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油价总体是涨多跌少,截止目前,各地方成品油价格已经达到7.5元到8.2元之间每升,这个价格相对于2020年最低位时候的5.4元而言,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上涨。

那11月5日我国油价会不会下调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来了解一下油价调整的依据是什么。

我国成品油价格每10个工作日会调整一次,调整的依据主要参考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目前主要参考布伦特、米纳斯以及迪拜三大原油期货市场价格的波动。当这三大国际原油期货市场加权平均价格波动比较大,对应的国内成品油价格波动达到50元以上每吨,国内成品油价格就会做出调整。

而过去的一段时间内,经历长时间上涨之后,国际原油价格突然下跌了,在10月25日的时候,原油价格还维持在85美元左右每吨,到了11月3日,国际原油价格已经下跌到82.5美元左右,相当于国际原油价格跌了3%左右。

从目前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来看,其实对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影响不会太大,在11月5日24点的时候,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有很大的概率可能会出现搁浅。

因为国内成品油价格的调整不是看国际原油价格的实时定价,而是参考过去10个交易日国际原油价格平均加权数来定价。上一轮国内成品油调整日期是10月23日,从23日到现在已经经历了8个交易日,对应的国际原油价格也从85美元左右下跌到目前的83美元左右。

按理来说,国际原油价格下跌了,对应的国内原油价格应该会跟着下调,但因为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的幅度相对比较小,所以对应的本轮原油价格调整有可能会搁浅。

通过观察过去8个交易日原油变化率,预测11月5日成品油价格有可能上调25元左右每吨,当然最终会上调还是下调,以及调整幅度是多少,还要看最后两个工作日国际原油价格的表现。但是按照目前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来看,我觉得短期内估计不会有太大幅度的下跌,对应的国内成品油价格的调整幅度有可能低于50元每吨,如此一来国内成品油价格的调整就有可能搁浅。